唯理通讯推荐精选自互联网的深度文章。我们希望这些文章传播富有思考的声音,并促进订阅者对社会议题的关注。我们相信,在互联网的信息洪流中仍有独立思考的可能。如果你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内容,请邀请更多的朋友

订阅我们

|   新冠疫情通讯系列之一   | 

媒体与舆论

疫情之中,财新与三联等媒体的报导将疫情之中种种荒唐、疏忽、自私、勇敢、付出、坚持在我们眼前剖开,让我们似乎重拾了对新闻理想主义的信心。然而,正如本期通讯一篇文章的标题所问:“疫情阴影下,中国放开媒体审查了吗?”,我们该抱着怎样的心态看待这样一个窗口期?这些批判性的报道出现是否能真的促进改变?本期通讯将重点呈现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动态,由此帮助大家思考以上问题,其中多篇文章需要翻墙阅读。
 
此为唯理通讯新冠疫情系列的第一期,请大家持续关注。
本期编辑:苏恺晴、常多娇、帅雨池、张航达、孙冠华
*方可成亦对本期通讯有所贡献
似乎在面临重大事件时,媒体与政府的互动才会如此引人注意。我们可以先通过方可成新闻实验室的这篇文章,回顾一下2008年汶川地震后媒体与政府是如何“过招”的:

复盘:汶川地震后,媒体和政府是如何过招的
来源:新闻实验室    图源:南方周末    阅读时间:10分钟

文章回顾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后媒体与政府“有限度的即兴互动”,分析了为什么政府会从一开始对媒体的严防死守,之后很快放开空间,又在校舍等关键问题上再度使媒体噤声。作者认为在中国“记者和政府其实不是针锋相对的对立关系,并不仅仅是一场猫鼠游戏。实际上,他们的关系既有对抗的成分,更有合作性的、协商性的、即兴调整的成分。”
 
详细阅读
这次疫情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政府与媒体之间类似的互动,从一开始地方政府的“八人训诫”,到之后似乎全面放开的舆论反思,再到之后的删稿与同时上线的新版《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一直在变化。而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媒体对时机的把握与事件的发展息息相关。以下这篇写于1/25-27日之间的文章中,陈季冰反思了从第一例病例出现后,优秀媒体报告的缺席,造成了许多本可避免的灾难蔓延。此文也是为腾讯“大家”刊登的最后一篇头条文章。
武汉肺炎50天,全体中国人都在承受媒体死亡的代价
作者:陈季冰    图源:原文    阅读时间:13分钟
详细阅读

疫情阴影下,中国放开媒体审查了吗?
来源:端传媒    图源:Jialun Deng    阅读时间:15分钟

端传媒的这篇文章则仔细分析了疫情中政府与媒体互动的关键节点,同时也梳理了中国近二十年间几件公共事件中政府对媒体的审查规律。在难得的窗口期中,中国媒体人仍创造出许多重要的舆论监督的瞬间,但由于窗口期的开放和关闭仍然由体制所控制,此刻的“言论自由”仍然被动,并且是暂时的。
 
详细阅读
2286篇肺炎报道观察:谁在新闻里发声?
来源:RUC新闻坊   图源:原文   阅读时间:10分钟

虽然媒体一般会被期待是一个中立的、客观的声音,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下,不同种类的媒体由于和政府有不同的联系,在监督和推动社会事件中也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这篇文章基于2286篇新冠肺炎有关的报道,分析不同媒体的信息来源、报导方式、情感色彩等等,勾勒出一个复杂而非同质的媒体生态。
 
详细阅读
在这些优秀媒体报导的另一面,是谣言。它们往往比优秀文章活得更久,阅读量也更高。 虽然谣言由于其非真实性而广受批判,但下文作者认为谣言并不总是非理性的、恶意的言论,也不是一种社会疾病,而常常作为一种社会抗议而出现。谣言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播媒介,有时代表了公民对真相的追寻和推断,或是政府和官方媒体失责的体现。这个观点在陈季冰文章的结尾也有表达:“如果混淆了故意的造谣和正当的猜测,那么就堵死了社会获知安全隐患的信息通路,这终将造成比 ‘谣言’本身更加严重的危害。
 

胡泳:谣言作为一种社会抗议
来源:传播与社会学刊   图源:微信谣言过滤器   阅读时间:15+分钟

详细阅读
最后,我们介绍一个关于高校舆论监督的一个社会学研究。虽然学术领域有属于自己的结构和特点,但其中的权力结构却非常值得关注。通过下面的社会学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媒体如何影响高校的舆论监督。由此我们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想象未来媒体监督政府更加积极的可能性。
 

瞭望“象牙塔”:媒体对高校舆论监督的一个新闻社会学研究
来源:爱思想  图源:原文  阅读时间:12分钟

本文详谈了媒体将舆论监督延伸至专业学术领域,曝光高校丑闻于公众视野这一极具特色的“媒介-社会”现象。以澎湃新闻2014年上线以来涉及高校舆论监督的100多个报道为样本,文章对媒体的“高校舆论监督”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呈现了其背后的新闻生产逻辑。文章发现澎湃新闻对高校的舆论监督具有较强的效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校及学术共同体内部治理机制的失灵,但媒体的舆论监督本身也有失灵的时候,导致这种舆论监督只能是一种“有限监督”。
 

详细阅读

阅读更多

关于2020新冠肺炎的报道、非虚构与个人叙述
来源:网络 

此Github Repository收录了几乎所有有关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媒体报道、非虚构作品和亲历者个人叙述。

 
消失的41篇疫情报道:从李文亮到艾芬 它们为何会“被抹去”
作者:有Young周刊

根据有Young周刊的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有北青深一度、冰点周刊、财经杂志、财新网、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等18家主流媒体和偶尔治愈等影响较大的自媒体的共计41篇新闻报道(推文)被删除或屏蔽。这些在互联网上“被抹去”的新闻报道身上,有什么共性?它们为何会“被抹去”?有Young周刊将从报道刊发媒体(公众号)、报道刊发时间、报道类型、报道情感偏向、报道视角等5方面,对这41篇被404的新闻报道(推文)进行分析,为它们撰写属于自己的“墓志铭”。
 
9 Lessons from Chinese Journalists on Covering COVID-19
来源: 全球深度报道网 (Global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Network)

作者(Joey Qi)向新闻业的同行分享了一些他认为中国媒体在此次报导疫情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其中包括“不要忽视小医院”、“将你置身于集体之中”这样的建议。原文写到“Above all, it is the extraordinary efforts of individual journalists that have created this sudden and vibrant revival of Chinese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对于这次通讯的想法/建议请发送至newsletter@veritaschina.org,谢谢!

Copyright © 2015-2020 Veritas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