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期专题研讨屋中,我们会邀请1-3位主讲人来分享自己对一个特定话题的思考,并与参与者在提问环节进行互动。每次研讨屋通常会持续一个小时至一个半小时。通过开展专题研讨屋,我们希望可以让更多的本科低年级学生与高中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有一个入门性的了解。
去年,电影《消失的她》引发了全社会对于东南亚地区的广泛讨论,影视作品对东南亚各地的描绘往往充满了诱惑、奢华和危险,缅甸等「高危」地区更是在许多人眼中与「诈骗」「绑架」等犯罪行为画上了等号。在大众媒体的印象中,东南亚似乎被蒙上了层层面纱。然而,东南亚地区的真实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如今受到战乱和贫穷所困的国家有着怎样的历史?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之间又有哪些历史交汇和群体交融?
活动信息从毕加索经典的反战画作《格尔尼卡》到匿名街头艺术家班克斯的《掷花者》,从游击队女孩的大猩猩面具到南·戈丁在各大美术馆泼洒的药瓶,艺术早已成为人们反思和介入社会的重要渠道。如何把我们的社会关切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怎样用实践打开重新想象世界的可能?学术不停止在学术期刊,艺术也不止步于美术馆。或许在行动者看来,实践、学术与艺术是彼此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汇聚成一种关于行动的伦理学与美学。
活动信息一线教师、医院心性关怀师、艺术治疗工作者都怎样谈论死?新冠以来,人们对死亡的关注发生了什么变化?后疫情时代,如何开展在地的死亡教育?我们邀请到几位背景各异、长期在国内外从事死亡教育实践的嘉宾与我们聊聊开展死亡教育的多种形式。
活动信息本期专题研讨屋由唯理中国与格致计划合作推出。在本期研讨屋中,我们想聊聊新冠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比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似乎是在疫情中更容易被忽略的部分。近期与疫情相关的时事新闻与政策转变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疫情之下心理健康问题的又一番讨论和思考。疫情本身及相关政策对大众的心理健康有什么影响?抑郁、躁郁等名词如何被大众认知?大学生、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在疫情中面临着什么样挑战?我们又可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活动信息这期专题研讨屋,我们想聊聊性与性别教育在国内中小学的教育实践。近年来性别议题持续受到关注,因性别歧视与偏见等因素引发的暴力事件屡见不鲜。性别暴力事件频发,与缺位的性别教育有何关联?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性别教育?当下国内的性别教育实践是怎样的?有哪些探索与挑战?
文字回顾这期专题研讨屋,我们想聊聊性别问题和权力结构在高校学术界的多种体现。和人们一般认为的“象牙塔”不同,学术界和学校,除了是一个学习和产生知识的地方,也是个权力机构、工作场域、对社会问题进行反思的地方。我们邀请到了几位在国内外、不同领域的年轻女性学者、研究生在读生。ta们会分享在学术界和学校的个人体验,自己的学科对女性主义和性别议题的理解、实践,和ta们自己作为女性在学术和实践中的思考。虽然这次研讨屋主要专注于学校和学术界,但我们每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都接受着不同机构和体系产生的“重要和正确”的知识、“有意义”的社会问题;在参与校园生活时,我们也潜移默化受到不同环境性别文化的影响。而这几位嘉宾的视角,不但能带我们看到学术圈里性别“大环境”带来的挑战和引发的学术社会问题,还有女性学者每天都要面对的琐碎日常经验。在这些故事中,也许你能看到自己的老师、同学、学生,甚至是你自己。
活动信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左翼行动者对这些问题多有思考,但其中思考最深入、最富有洞见的,可能是意大利革命家、思想家安东尼奥·葛兰西(1891-1937)。意大利南北部之间巨大的发展差距塑造了葛兰西的成长环境与政治经历。世界革命浪潮与法西斯主义之间的此消彼长,更是搅动着他所处的时代,也推动他不断追问: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差异,对统治阶级联盟的构建有怎样的影响?在本次研讨屋中,主讲人将与我们探讨,在葛兰西的时代,意大利的工人革命浪潮为何失败?法西斯主义为何在意大利迅速兴起?革命在资本主义发达地区为何退潮?并通过法农对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的观点,以及墨菲对当代南欧左翼民粹主义运动的见解来说明:在葛兰西去世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中的政治实践如何持续回应着他的思考。
活动信息无论在历史长河还是当前社会,去人性化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人们常常将他人形容为动物来做为一个攻击的手段:“老鼠”,“猪狗不如”,“婚驴”,“小羊人”,“曱甴(蟑螂)”....什么是去人性化?什么是人(性)?去人性化有什么后果?为什么会有去人性化的行为?人们可以做什么来降低去人性化?在本期专题研讨屋中,主讲人史嘉鑫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去人性化。
文字回顾跨性别,是一种身份标签、一个概念、也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段段鲜活的生命。你是否思索过:在中文语境中,跨性别的身份意味着什么?跨性别群体在经历什么,面临什么,需要什么?围绕跨性别群体,有哪些迷思和误解?作为顺性别,该如何真正地支持身边跨性别的朋友?跨性别和酷儿、女权和社会经济阶级等之间又有着怎样的交叉和联系?不同国家和地区近些年为跨性别群体提供了哪些法律保障?还有哪些缺陷?在JK罗琳恐跨、跨性别奥运选手等网络争议背后,在地的跨性别社群如何发展?在第三期专题研讨屋「跨性别在中国」中,扣扣和青子两位主讲人将带领我们一同探索这些问题。
文字回顾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都需要一点利他主义心理,包括养小孩、恋爱和政治活动,也包括餐厅点菜、同事合作和生意往来。我们是如何发展出利他主义心理的,什么样的环境会使得人们更加利他?从史前时代到古代再到今天,我们的利他主义心理是在增加还是在减少?我们的未来是更加合作的文明社会,还是说文明和合作正在不断瓦解?
文字回顾近期美国最高法院受理的一系列相关案件,如“密西西比案”,将堕胎权议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许多专家预测最高法院很有可能会推翻此前确立堕胎权为宪法权利的“罗伊诉韦德案”。堕胎权在美国为何争议性如此之大?堕胎权在美国将何去何从?若最高法院不再承认堕胎权为宪法权利,对不同人群会有什么影响?
文字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