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理线上书院是唯理中国2022年暑期开设的沉浸式学术活动,为期12天,包括8个课程日,2个课外活动日,及2个休息日。我们计划开设来自多个学科领域的约15门课程,你可以根据自身兴趣与时间安排选择2-3门课程参与。
时间:7月25日 - 8月5日
延烧三年的大流行已悄然割裂了不同人群之间的联系、让我们看到人类社会中的脆弱与敌意。我们仍相信教育的力量可以带来改变,我们坚持的价值能够回应当下的关切。因此,本次书院精选了切合当下的课程主题:从人生的意义到政治观点的分裂,无论是关乎世界还是关乎自己,我们希望书院的课程能帮助你在一个众声嘈杂的时代坚持寻找有意义的声音、建立具有深度和关怀的理解。
在提供高质量学术活动的同时,唯理中国也致力于在活动参与者之间创建一个平等、温暖的社群。在课堂中,我们强调小班教学和课堂讨论,你将有充足的机会分享自己的想法,打破讲师与参与者之间的界限。在课堂外,我们计划提供丰富精彩的课余活动,从学术分享到电影放映、从小组破冰到创意对谈,让每位参与者都有机会看见彼此鲜活的性格和多元的思想。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活动,我们希望书院提供的不仅是一段学术旅程,更是一场在你未来的人生中常有回响的“遇见”。
自2014年成立以来,我们通过设置较低廉的活动费用以及助学金来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参加唯理的活动。在今年的线上书院中,我们会继续为有财务需要的参与者提供助学金(最高为全额的学费减免)。申请助学金与否及申请数额多少不会影响你的录取结果。此外,应届高考考生无论何时报名,都可以享受早鸟价优惠。
我们生活在一个为流行文化包裹的世界。不管我们是否是某种流行文化的粉丝, 流行文化都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如何批判性地理解流行文化?如何破解生活中流行文化构建出的话语世界?这门课程从历史和当代两个维度,通过古代希腊罗马世界与当代韩国的流行文化为两个案例,引领大家思考流行文化的作用,既丰富大家对流行文化的认识,认识到流行文化在历史和当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会批判性地分析流行文化现象和产品。在制定韩流部分教学时,本课程会参考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和德州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韩流的课程大纲,以保证课程的学术性。
芝加哥大学古代史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古希腊罗马世界与东方世界交流,特别关注古代民族志知识形成、性别研究与流行文化研究,业余介入韩流研究。2021年先后获得美国表彰古代性别研究的约翰•温克勒纪念奖(John J. Winkler Memorial Prize)的提名奖(为首次获得该奖的中国人)以及美国古典学会颁发的埃里克•格鲁恩奖(Erich S. Gruen Prize)以表彰其在古代流行文化方面的研究。中文公共写作见于《读书》、《上海书评》、《澎湃新闻•私家历史》等。同时,以“希伊韩”为笔名,通过《澎湃新闻•思想市场》做了两篇访谈向国内介绍美国学者关于韩流的研究;这两篇访谈已经被翻译成韩文,即将在韩国的流行音乐研究杂志上发表。
1920年,胡适《尝试集》问世,标志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诗集的诞生。百年来,中国新诗在古典与西方、承递与再造、集体与个人种种选择的碰撞下,进行着“现代化”的多元探索。
在本门课程中,我们希望与你一同讨论百年来缠绕中国新诗的基本议题。从如何理解并阅读一首新诗,到其他更为细节化的探讨:新诗“现代化”的途径都有哪些?诸多诗派、论争因何而起?一百年来,涌现出了哪些标志性的诗人、文本?如何解读新诗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
同时,本门课程也会穿插讲授对中西方诗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诗学、文学理论。期待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同学们提供新诗阅读与研究的多种视角,梳理中国新诗发展的大体脉络,并通过文本细读、比较研究等方法,由远及近地勾勒出一首诗歌的丰富细节。
本科毕业于暨南大学汉语言文学(国家文科基地班)专业,即将入读爱丁堡大学比较文学专业。有诗歌、评论、访谈散见于《人民文学》《青年文学》《诗刊》《星星》《诗建设》《草堂》等刊物,出版有个人诗集《猎夜歌》,曾获2021年东荡子诗歌奖·高校奖。
绘画、雕塑、建筑等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美和创造力的体现,但是艺术往往不是单纯而中立的,时常引起个人和群体之间的纷争,也有许多审美以外的因素左右着艺术的叙述、解说、呈现。
从雅典帕特农神庙带走雕塑的英国人算不算强盗,这些雕塑在大英博物馆陈列多年之后是否应该物归原主?西班牙科尔多瓦大教堂是在教堂地基上建起的清真寺,还是由清真寺改造的教堂?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殖民时代留下的建筑遗产?宋拓的《校花》为什么会被撤展?美国白人高中生在毕业上穿旗袍为什么是文化挪用,掀起轩然大波?战争中炸毁的历史建筑应该重修,还是保留原样?
这个工作坊也许不能给你答案,但是一定启发你从更多角度思考,提出更多的问题。
以最高拉丁荣誉毕业于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主修艺术史和古典学,有多年博物馆教育经验,曾在美国戴维斯美术馆、法国卢浮宫、意大利古根海姆美术馆等工作。担任“美术馆2050”(探讨文化机构未来发展的平台)内容总监,并为英文杂志《the World of Chinese》撰稿,写作话题涉及艺术、文化、语言等多个领域。
作家余华在他的《十个词汇里的中国》中写道:“我如果面面俱到地叙述当代中国,我的叙述将会难以为继,将会比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还要漫长。这也是为什么我要选择十个词汇的理由,因为十个词汇给予我十双眼睛,让我从十个方向来凝视当代中国。”
如何叙述当代中国?如何叙述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历史?本课程尝试探寻历史叙事的不同可能性,围绕“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帝国”(empire)、“革命”(revolution)、“改革”(reform)等十个词汇,从跨学科的视角重新梳理二十世纪中国与世界相互交织的历史。同时,本课程也将在通识介绍性内容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课程材料将包括中英文的一二手历史文献、文学作品、影像资料,希望学生能在多样化的文本阅读之中,逐步养成批判性分析能力与“问题意识”。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亚洲研究硕士,即将入读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项目。主要研究兴趣为二十世纪中国史与冷战国际史。
被征服的希腊征服了野蛮的征服者,把艺术带给粗鄙的拉提乌姆。 Graecia capta ferum victorem cepit et artes intulit agresti Latio. ——贺拉斯《书札》2.1.156–7
诗人贺拉斯在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伊始如是写道,他感叹于罗马人对希腊文学和文化的迷恋。在帝国社会政治结构的推动下,希腊精神在地中海世界遍地开花,见诸于众多文学、哲学、科学和宗教的作品。本课程将聚焦于一系列个人和团体,他们以希腊语为载体,表现了与同时代人截然不同的思维、写作和生活方式。当他们基于传统来推动创新时,当他们在帝国的多语言环境中用希腊语进行创作时,他们时常深刻反思其学术精神生活,以确立他们作为文人、史家、科学家、公共知识分子、哲学家和圣徒的身份。这些人,特别是其作品和帮助形成的思想潮流,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文化和宗教影响。
因此,传统和创新、个人和共同体、教育和学术以及身份和叙事是本课程所探究的关键概念。学生主要通过文本研读的方式,探究希腊精神及其在帝国文化版图中的表现方式、多元文化主义及其局限性、对学术或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帝国的历史背景对希腊语作家与学者的影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阅读的能力,思考在不同体裁与不同主题的文本中发现的文学和历史论据、 建立帝国时期社会、文化、知识、哲学和宗教的知识框架,并获得对帝国时期的希腊文学史与文化史的鉴赏力与热爱。
本科毕业于卡尔顿学院,主修历史学和古典学,辅修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硕士毕业于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古典学系;2022年秋季开始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古典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罗马帝国文化史、古代虚构文学、纸莎草纸学(papyrology)、叙事学(narratology)、历史编纂学(historiography)、书写的历史、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以古典学为中心的学术史。2020年夏秋之交曾于唯理开设题为“凯撒与凯撒传统”的线上课程,很高兴今夏又回到唯理学术大家庭。
本课程旨在以清晰和思辨的方式,思考诸多与意义和价值相关的哲学问题。人们常常在日常生活中思考这些问题:出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吗?死亡是一件可憎可恶的事情吗?活着也不易。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爱情到底值不值得追求?躺平到底应不应该受到谴责?这门课上,我们将会了解David Benatar, Fred Feldman, Thomas Nagel等当代哲学家的思考,并与大家一同讨论。本门课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生死、人生意义、爱情与怠惰。每一板块都选取了两篇文章。尽管我们无法给出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但这些阅读与讨论能让大家学会阅读哲学文本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并带来新的启发。
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目前在南京大学就读外国哲学硕士。学术兴趣为分析哲学中的知识论和伦理学,尤其是两者的交叉领域。
本科和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目前在维也纳大学就读哲学博士。学术兴趣为形而上学和语言哲学。
从冷战时期东西方两个阵营的激烈竞争,到促进经济发展与缩小贫富差距的持久拉锯,再到家庭和性别关系的变迁和公共卫生政策的设计,乃至各国在疫情防控松紧上的决断,围绕着自由和平等两大价值的讨论充斥着整个世界的公共空间,举着自由或平等的旗号作出的决策支配着所有人的生活。那么——究竟自由有多少种定义?平等有多少种定义?哪一种自由重要?哪一种平等重要?为什么我们想要自由?为什么我们想要平等?自由优先于平等还是平等优先于自由?自由和平等可以相辅相成还是必须有舍有得?二战以来,这些问题在主流政治哲学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一代代哲学家给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
从以赛亚·伯林的经典论述一直到最近关于COVID-19应对决策的哲学分析,这门课试图旨在通过梳理过去近一百年间英语世界政治哲学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从多样的视角和层次思考“自由”和“平等”这两种重要的政治价值,带领学生熟悉当代道德与政治哲学的话语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体验一种观察和思考政治的当代分析哲学式的路径。我们会将重点放在梳通理论演进的脉络和逻辑、把握不同哲学家的着眼和关切上,希望学生能看到在公共事务的价值判断和取舍的微妙、复杂和困难。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PhD in Philosophy在读。2020年LSE哲学与公共政策硕士毕业,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研究兴趣包括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实践理性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经济学哲学。“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语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
*:此处的“真理”是英文truth的中译,这一术语在英文中有真实(性)、真相、真理等多重意义,翻译不得不择取其一。就这门课程的内容而言,作为真理的truth确实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但中文语境中的“真理”似乎又常常带有一种并不必要的崇高意涵与一些令人不太愉快的联想,希望读者可以抛却,从其本义理解即可。
如汉娜·阿伦特所说:“没有人怀疑过真理和政治相互龃龉,而且就我所知,也没有人把忠于真理算作一种政治德性。”政治领域通常被与谎言、欺骗、信口雌黄相联系,真理或真相在其间找不到生存的空间。而时至今日,我们被告知生活在一个“后真相时代”、一个充斥着“假新闻”与“另类事实”的时代、一个真理凋敝人人自行其是的时代,真理、真实、与真相在政治中本就不乐观的处境似乎雪上加霜。
政治认识论(political epistemology)是政治哲学中较新的一个领域,其位于政治哲学与认识论之间,关注知识、真理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会一道考虑:政治与真理及知识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所处的时代又面临哪些特殊的挑战?在所谓后真相时代,获得关于政治的真相与事实是否可能?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实与言人人殊的境况,我们是否依然能够做出可靠的政治/道德判断?更进一步地,虽然艰难,但我们是否依然有着了解、思考、判断的责任?
本课程希望通过阅读相关的经典或前沿文献,让学生对政治哲学形成一些了解与兴趣,并且能够对自身的经验与实践形成切身的反思。
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学系,下半年不出意外的话会去多伦多读书。对政治哲学与思想史有兴趣,之前喜欢读一些卢梭、柏拉图,认为对文本与古人的了解中有许多趣味。最近由于一些迫切的现实困惑,正在尝试转向20世纪的作者与一些当代的理论。性情柔弱,五谷不分。好吃喝、跟有意思的人闲聊、不受强迫地做事。对政治其实很缺乏兴趣,学习政治理论实属迫不得已。
COVID-19是科学与社会关系的一次危机:科学家的防疫意见时常受到政客和公众的忽视乃至不信任。疫苗怀疑论导致许多人拒绝接种疫苗。另一方面,科学家追逐热点发表论文,以至于许多有关COVID-19的研究质量堪忧。据《自然》报道,在2020年(这种病毒为人所知的第一年),学界就产出近200,000篇关于COVID-19的研究。许多不可靠却吸引眼球的研究被大肆传播,加剧本已分裂的社会中的意见分歧。
科学被普遍认为是获得客观知识的有效方法,但科学家仍会受到人类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影响。科学曾被用于支持性别歧视和种族主义观点。苏联政府曾对相对论和遗传学等科学理论进行政治批判,导致错误的科学理论盛行。20世纪90年代,学界反思科学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由此在美国引发“科学战争”。进入21世纪以后,可重复性危机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再次引发人们思考科学本身的性质、目标、局限,以及科学在社会中的合理地位。
本课程将讨论三个具体话题:科学的可靠性、科学传播、科学与社会价值。有关这些问题的文献庞杂,本课程不免挂一漏万。参与者主要将从中了解到有利于自己未来思考这些问题的一些当代学术作品。
圣母大学哲学博士生,主要学术兴趣为逻辑学(模型论、集合论)和科学哲学。
在西方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知识常常被认为是普适的、客观的、人类共有的。西方哲学传统中对身体和心灵的区分,让“脑力劳动”成为了更加“高级”的知识。在当代主流教育理念中,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被描绘成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与此同时,现代学校的设置愈发标准化,所谓“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机构和个人逐渐成为了知识的唯一权威。在这种环境下,现代人时常有一种对于获取更多知识的渴望与随之而来的焦虑。这门课旨在鼓励学生反思学习知识的空间、过程、方法和目的中隐含的权力关系和价值观,对“普适”和“客观”的知识提出怀疑,打破知识和学习中的等级制度。
课程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探讨知识与权力的相互作用:权力如何塑造了知识和知识体系,知识又如何成为权力作用的工具?在第二个部分中,我们研究不同的思考知识的视角。通过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的视角,强调身体、心灵和环境的统一性,认识到动植物和环境的智慧,和了解原住民反殖民的学术书写,我们不仅对西方中心的知识生产进行批判,也和学生一起探索这个框架之外的认知方式。在最后一个部分,我们希望思考学习如何使个人和社会的解放成为可能,博雅教育(Liberal-Arts education)如何成为一种自由的艺术(Arts of Liberation)?
这门课大量依赖共同的思考和课堂讨论,一些贯穿始终的问题包括:权力和知识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知识?谁是知识的生产者?知识是如何被生产和传递的?获取知识的意义是什么?同时,我们也邀请学生反思这节课本身作为一个教育场域的复杂性,通过共同思考和学习,塑造出不一样的知识获取和学习的空间。
在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i’i at Mānoa)修读政治学硕士,学习反殖民运动和理论,辅修文化研究。在夏威夷受到当地原住民运动和生态意识的影响,关注气候变化和土地运动。上课之余会去山里除草,到沙滩学习海藻。
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大四学生,对政治理论感兴趣,辅修数学和哲学,还是业余电影爱好者,在运营一个不定期更新的个人的newsletter,同时是唯理中国组委。
食物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食物承载的意义却又远远多过果腹本身。从香港太平馆的瑞士鸡翼,到纽约街头的烤肉盖饭,再到耶路撒冷老城的鹰嘴豆丸子或是Panda Express的左宗棠鸡。这些传奇食物的诞生和发展历程,为我们撰写了一部又一部文化和历史意义上的人类编年史。食物如何传承并影响不同社群的身份认同?食物对不同的群体和人有哪些不同的意义?移民和政治如何影响我们的餐桌和味蕾?饮食是否会影响我们看待性别的方式?
本节课将从食物出发,和参与者一起探索饮食与我们所在的社会是怎样互动的。我们将基于文化,历史,性别,政治,经济,移民等重要话题,以跨学科的视角和大家一起探讨食物背后的意义。
纽约大学电影和食品研究硕士。自由学者,全职食客。
耶鲁大学政治科学系准博士生,业余美食写手,学院派酒徒,喜剧演员,半吊子社科学者,city nomad.
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利他主义和人际合作不仅是现代经济运作中的重要成分,也在日常生活和互联网舆论中影响着我们的幸福感。历史上这些因素如何变化,不同文化、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为何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倾向?在这门课上,我将试图论证,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城市化和市场化,人们的利他主义倾向和合作倾向在大体增强;随着人们物理活动和经济活动的范围变大,人们的价值观也逐渐从部落主义价值转向普世价值。我也将从博弈论的角度解读传统道德的产生和瓦解,并和同学们共同探讨目前学界最前沿的争论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哈佛大学经济系四年级博士生,主要研究利他主义文化和社会合作,从博弈和进化论的角度,解释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利他行为的变化,以及人们的价值取向如何从传统的部落道德观转化为普世主义价值观。也研究大分流问题中的商业发展和政治制度,以及行为心理学中的认知和记忆偏差。
落笔的当下,南极的冰川正在融化,亚马逊的雨林正在锐减,世界各地正越发出现奇怪的天气现象,垃圾和污染正在不断地被生产出来,石油、辐射、重金属正悄悄渗入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水源……我们的地球怎么了?从全球变暖到人类世(Anthropocene)议题,我们该如何讨论环境问题,如何感知、解读和回应“地球的眼泪”,又如何把学术论争延伸到行动之中?和你一起展开这些问题,便是本课程的初衷。
课程的前一半将着重于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共同体验具体事物被抽象化的过程,以及经典被翻读出新意的趣味。漫长混沌的历史是否映射了当下的困境?物质、空间、时间这些基本元素又可以从哪些角度拆解环境议题?地缘政治和生态“无边界”的特性之间存在着怎么样的张力?在此基础上,课程的后一半则将以具有创造性、多样性的方式探索具体问题:风沙、河流、垃圾、土壤、森林……它们的语言是什么?它们的运动中隐藏着什么信息?它们的命运又如何与我们的相交缠?
然而,我们并不止步于环境,而是以此作为切入点,检验一种人类学的精神和方法。如果说对于社会和人类的关切是学科的核心,那面对危机的人类学家该如何回应?我们如何在尊重现有学术发现的基础上跳出固定框架去思考?如何进行既严谨又不乏温度和创造力的写作?如何学会见微知著、从一个小事物中发现整个世界?本课程无意提供标准答案。相反,其希望通过一个问题去启发对于更多问题的思辨。质疑和提问需要一些勇气,而观看和倾听更是一门需要不断温习的艺术。超脱所有基础训练(e.g., critical thinking, creative writing),我们渴求的是一种新视野。
普林斯顿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生,毕业于四川大学(新闻系本科)、华威大学(电影研究硕士)及杜克大学(东亚研究硕士)。文章见于China Information,Asian Bioethics Review等。
1974年,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出版了一本名叫《找工作》的学术著作。在该著作中,格兰诺维特研究分析了美国中产阶级群体是如何找工作的。不同于经济学理论描述的理想的就业市场,人们往往不是通过正式的职业介绍所来寻找工作,人们往往是通过自己的社交网络来获悉就业机会。在格兰诺维特看来,求职是一项社会活动。事实上,不仅仅是求职,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都具有社会性。
从十九世纪社会学诞生起,理解经济生活的社会性就是社会学家们的一个核心研究课题。社会学公认的三大奠基人马克斯·韦伯、卡尔·马克斯和埃米尔·涂尔干的成名作都是聚焦工业化以及市场化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随着社会学的发展,一门名叫经济社会学的子学科也随之孕育而生。
不同于经济学,经济社会学是一门尝试通过社会学视角来理解人类经济活动的学科。经济社会学的核心假设是经济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种,并由社会关系调节和支撑。如果说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个人,那么经济社会学的基本分析单位则是社会关系。经济社会学的研究课题包含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和消费的组织,到就业市场,再到公司内部的组织和运作等等。经济社会学家不相信市场制度是支撑复杂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经济社会学家认为即使在当代的市场经济下,社会关系对于经济活动的运行依然十分重要。
在本门课程中,我们将阅读过去五十年里经济社会学的核心理论和一些重要且有趣的实证研究。希望在该门课程之后,同学们不仅可以对社会学这门学科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也可以对为什么社会学视角对于研究经济活动必不可少有一个充分的认知。
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博士一年级学生。主要研究兴趣是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和社会网络。
种族问题起始于殖民时代,以政府性质的种族隔离制度在十九和二十世纪到达了巅峰,成为现代政治、文化、社会研究等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要素。近年来,美国的BLM运动、印度北部的农民运动、山东大学“学伴”事件都反映了种族问题根深蒂固的影响。这门课将围绕着“种族/人种”(race)这个概念去探讨种族与政治、经济、文化、性别等议题的交叉性,思考种族问题的历史,分析种族/人种是如何塑造我们对当下的理解。
参与者将会学到:
1. 种族/人种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一部分
2. 如何分辨日常生活中隐性的种族歧视话语(micro-racism)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历史和政治科学本科,多伦多大学历史系硕士,秋季即将回到多伦多开启历史系博士学习。关注十九和二十世纪的性别、社会、文化、宗教、种族等议题。
什么是“正常”?什么是“规范”?在怎样的情况下我们会违背正常,违反规范?——越轨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之一,与犯罪学、社会心理学相互关联,研究人类违反社会规范的各种越轨行为。通过越轨行为,我们可以了解社会规范的形成和改变。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将通过阅读了解越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就中国当代社会的社会现状进行讨论。随后,在课堂中,我们将通过阅读媒体报道、观看纪录片的方式分辨当代社会中的“不正常”行为和现象,进而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社会规范,以及这些社会规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香港大学新闻学硕士。独立纪录片爱好者。研究迁移、家庭、偏常行为。
每位讲师都将开设答疑时间。你可以通过这一机会与讲师和同学们延续并拓展上课时的讨论,也可以向讲师们寻求关于学术各个方面的建议与经验。不仅如此,你还可以在答疑时间认识你未能参与其课程的讲师,加深对其它学科领域的了解与认识。
我们将邀请讲师们在书院期间开展不同学术主题的相关座谈,帮助你加深对具体学科或社会议题的了解。你可以参考我们近期开设的专题研讨屋。
你会拥有一位与你兴趣相近的“唯理伙伴”。“唯理伙伴”将由唯理组委担任,除了在选课和课外准备上为你提供建议和帮助,ta还将连结你和其他4-7名背景各异但学术兴趣相近的书院参与者,让你有充分的机会认识志同道合的伙伴。